一、“同课异构”的意义:
1、“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更深入的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所有教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采取这种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点,是实在又有实效的教研方式。
2、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又有创造性的见解。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课堂风采的机会,使教师敏锐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3、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博采众长,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同课异构”还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开发了立体的教育资源,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
二、“同课异构”的具体操作办法: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可分为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两种形式,一般采取多人同课异构的形式。
三、各教研组“同课异构”教学安排:
“同课异构”的目的不在于评出课的优劣,也不是比谁的教学能力强、谁的教学能力弱,而是引导教师不“唯教材,唯教参,唯名师”是用,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用在课堂实效上,使每一位热衷于教改实验的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便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