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探索·发现︱月亮的“七十二变”

2020-05-15

来源:西安博迪学校

  大诗人苏轼在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提到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揭示了月亮变化的自然规律。

 

  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把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

  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所以整夜不见月亮。

  月亮总是比前天晚50分钟左右出现在同一天空。这样,初七、八上弦月时,月亮是在中午12点左右从东方升起,到下午六点太阳落山时我们能观察到月亮在我们正头顶附近,到午夜12点左右一直出现在西方的天空。

  十五、十六满月时月亮和太阳此升彼落,太阳落山月亮升起,因此我们整晚都能看到月亮。

  廿二、三下弦月时,月亮是午夜12点左右才从东方升起来,到第二天天亮后隐约还能看到月亮。

 

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一、月相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见月时间从短到长再从长到短,每月一个周期。

  第二、月亮愈圆,夜晚见月时间愈长;月牙愈弯,见月时间愈短,满月通宵可见,弦月半夜可见,新月不可见。

  第三、上弦月与下弦月的区别在于: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至半夜)可见,傍晚时位于天顶(可理解为正头顶)附近,出现在西方天空,月亮西半边脸发亮;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见,清晨是位于天顶附近,出现在东方天空,月亮东边脸发亮。


 

  科学是一颗奇幻的种子,科学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希望博迪学子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始,从一个个问号开始,大胆想象,积极探究,勇敢创造,在美丽的童年播撒科学的种子,在浩瀚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徜徉!

科学之花在博迪绽放
科学之梦在博迪飞翔

温馨提示:多通风 勤洗手 戴口罩

上一篇:Reading is the key to learning. 下一篇:离别寒冬时 重聚初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