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解读陕西省2012年高考试卷

2012-06-20

来源:西安博迪学校

——今年试题在设计形式、难度及题量等方面,与往年相比如何?
今年是我省实行课改后的第三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与过去两年相比,试题更加深刻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也有效地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并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卷结构与去年基本相同,但必修部分的考查侧重了必修2,从分值上看,必修1占32分,必修2占45分,必修3占8分,选修部分无变化,仍为15分。同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知识覆盖面和比例较为合理,中国古代史24分,中国近现代史28分,世界史33分。试题难度与容量都较为适中。
纵观试卷,还是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即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的能力。如第40题和第41题尤为明显。就考查内容来看,试题涉及了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明清工商业发展、民间文化、理学思想、近代民族经济发展、深化改革、侵略与抗争、中共党史、科学技术革新以及世界贸易发展等等。
    
——创新(亮点)题型分析  取材、设题等角度
    要说今年试题最大的亮点当数第41题,材料以阶梯式图表考查“冲击与反应”的模式,涵盖了课标中“近代中国的侵略与抗争”的知识,比起以往长篇大论式文字型材料,本题新颖出彩,学生阅读时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可以调节学生答题时的紧张心态。

——“生活”性
今年试题的另一亮点应该是第40题,此题选用的材料从小处着手,通过“交通信号灯”这一学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导入,考查了技术进步的背景与影响,特别贴近社会生活与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征,并与全国卷大纲版试题中的“世博会”内容遥相呼应,体现了教育服务于社会的特点。

——导向性
每一年的高考都会对今后的历史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年也不例外,首先今后的历史教学仍然要与课标紧密相联。虽然选用的材料信息都是教材中所没有的,但考查涉及的知识却都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所以紧抓课标与考纲仍是今后教学的原则。其次应注意选修内容的考查往往是离开教材,但又不离开方法,掌握了历史分析的方法就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