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式的妈妈
——记女儿的恩师贺红梅老师
赞美是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我们赞美仙人球,因为她有着超乎寻常顽强的生命力;我们赞美茉莉花,因为她有着高贵典雅的气质;我们赞美玫瑰,因为她有着热情奔放的个性。而我却要赞美平凡而又普通的粉笔,因为粉笔虽然只有两寸长,但她却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我们的下一代。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那片黑色的土地上画来画去,多么枯噪乏味啊!但她却没有半句怨言,每天依然勤勤恳恳的工作着,丝毫不觉得低下。她指导孩子们解密物化公式中的奇妙世界,引导孩子们体会之乎者也下的文学奥秘,带领孩子们领略A,B,C中的异国风情。然而,她自己却最终化作粉末,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她是那样的平凡而普通,普通到我们每天见到她,却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她的消逝。她是谁?她就是为我们呕心沥血,教育着下一代的贺红梅老师,陕西省博迪中学,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我女儿的恩师。
记得多少个接送女儿往返学校的日子,无论有多晚,贺老师的窗户总是亮着灯,这样的灯光在千千万万个老师房中是再寻常不过了,灯下一定是批不完的作业和那些备不完的课,还有怎样提高差生的成绩,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千头万绪......
第一次见到贺老师,那还是在九年前的秋天,在博迪校园的紫藤架下,贺老师在接待新生报到,清秀的脸庞,热情的微笑给我传递着亲切与温暖,让我这个第一次送孩子到寄宿学校的家长,感到一丝宽慰。贺老师干练的话语,让我感到这个看似若不禁风的老师,有着鲜明的个性。噢,我喜欢有个性的人,我心里默默念叨着。
人们常说:“母亲是一个家庭的主宰。”那我来套用一下:“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贺老师就是初07级一班的母亲,是灵魂。
记得,不止一次,我和女儿进行交流,我发现,在孩子的眼中,班级就是家,贺老师就是这个家的妈妈。俗话说,教书先要育人,贺老师就是这样,将孩子的情感与德行教育放在首位,每周的周记,是贺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的必修课,在这个小小的本子里,记载着孩子们的心路历程,也传载着贺老师浓浓的母爱般的谆谆教诲。小到见到老师和家长,要停下来,有礼貌的问好,再有为班级扫地、拖地、擦桌子这样的小事情,大到同学们之间的摩擦争斗,甚至孩子在家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贺老师也同样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和孩子们一起解决,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这样的周记,一直持续到女儿毕业,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4周,三年一个孩子就是一百余篇,一个班有50个孩子,那么这样的周记总共就有5千余篇,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他承载着贺老师怎样的坚守与执着。
我们都应该知道,初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最重要的关键期,贺老师就是在用她无以伦比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这些身处豆蔻的少男少女。这样的周记,这样的教育,远比知识性的教育更能够让孩子受益终身。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老师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根草走的人。”是啊,贺老师就是那根蜡烛,给孩子们照亮人生道路;贺老师就是那根粉笔,为孩子们传授ABC;贺老师就是米兰,默默奉献自我......
如今,女儿已经离开博迪,远赴高校,但是,每每提及博迪,她的眼中闪动的是快乐的光芒;说到贺老师,她的眼神中充满的是幸福的回忆。
诚然,虽在博迪,我们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但是,在这个充满关怀和温暖的校园中,在溢满爱与快乐的初07级一班,我们收获的是孩子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良好德行培养,健康快乐的情感培育。那段日子也成为我们和孩子,永远珍藏的一帧风景。
博迪中学初07级一班学生蔡竺君家长 蔡云生 李桂红
二○一三年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