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百名校友忆博迪

情系博迪 感恩母校—王晓锋

2024-04-07

来源:西安博迪学校

情系博迪 感恩母校

西安博迪中学高2004届毕业生 王晓锋

博迪中学,我亲爱的母校。

二十年前,我怀揣梦想从这里出发,那时的校园,是梦想的摇篮。二十年后的今天,重返旧地,母校已是心中的故乡。

离开母校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脑海里依然经常浮现出一幕幕曾经热情似火的学习与生活情景,至今仍对它有着一种很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掩于岁月,却在我的生命里熠熠生辉。多少岁月如烟云,唯有母校情更深。

记得初进校园,当得知班里同学是从全省各地选拔而来的时候,很是庆幸自己能加入到这个大家庭。回忆起那一张张稚嫩青涩的脸庞,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感动的时刻萦绕心间。这些年来,改变的不只是母校,我们也都变了。曾经的那些青涩少年已经步入社会,走上了工作岗位,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且还将坚定地走下去。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对社会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多年后,有的同学成为了搞科研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了教授、工程师,有的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往届的博迪学生不远千里,回到母校看望老师。

母校恩深,难忘于怀。当我再次回忆起阔别已久的母校时,才发觉对它的爱是如此深沉。我怀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美好高中年月,更怀念那些把爱和心血都洒在三尺讲台上的仁爱师者。老师们始终心怀仁爱,竭尽所能,帮助我们成长。学习上对我们加强指导,生活上对我们悉心照顾,因材施教传匠心,携手共进育英才。老师们助我们夯实了知识储备,,赋予了我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给予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完善了我们的人格修养。如今我们已不再是稚嫩的少年,而是翱翔的雄鹰,是母校昔日的培养使我们成才,令我们飞翔。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致敬每一位奉献青春的师长,感谢你们的陪伴与付出。感恩母校,永记师恩!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母校始终用行动诠释教育使命,以责任润泽德育初心。老师们爱岗敬业,用心执教,同时也不断探索着教育教学的终极意义。主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倡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他们从德育、美誉、智育等多角度创新教学,并将这些理念融进课堂之中,致使学校教风纯正,学风浓郁。赓续文化,传承薪火。一直以来,母校都秉承着“为民办学、为国育才”的宗旨,踏踏实实办教育,兢兢业业育桃李。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在教学中亲师乐友,信道立德,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其中,严爱相济,倾心育人;教学生辩思质疑,独立不迁,学思践悟,奋发有为。他们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教学上求索求真,教育上自信自强。他们履行教师职责,忠于教育事业,赓续文化血脉,传承教育薪火。让学校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弦歌不辍、履践致远!

站在光阴长河的两岸,我不禁为母校的蓬勃发展而骄傲,为母校的璀璨夺目而自豪。回首来时路,每一个博迪人都倍感自豪。而今面对教育强国的新使命,博迪将始终遵循“为民办学、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构建具有博迪特色“人人成才、人人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学生的“高抱负、高修养、高能力、高学识”的教育目标,也为未来30年真正将学校建成全国一流民办学校定下了绚烂的基调。

三十载教育征程,三十载育德树人。30岁的母校即将步入新起点,擘画新蓝图。她像一株生机勃发的大树,枝深叶茂,根基不断向深处延展,未来它将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祈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王晓锋

西安博迪中学高2004届毕业生

毕业于长安大学

目前工作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