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百名校友忆博迪

我与博迪的不解情缘—杨洋

2024-04-07

来源:西安博迪学校

我与博迪的不解情缘

西安博迪中学高2004届毕业生 杨洋

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表达对母校博迪的感恩之情,可以说,博迪学校改写了我的人生,让我从乡间走向了大城市;班主任杨志可老师在我人生最重要时刻帮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我心存善良,学会感激,坚信人世间总有正气,总有你心中的那一抹阳光。感恩良师,感谢母校,在母校30年校庆之际,应冯同学邀请,回忆一下这段美好的时光。

乡村少年

为什么说博迪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出生在陕西宝鸡扶风县太白乡的一个村庄,从家人记忆起,世代农民,未曾有大官、贵族,父辈们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小学时代,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淘气、贪玩,并没有太过于注重学习,只是耳边常听母亲的“唠叨”,穷人家的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小学的我,除了学校学习外,还要做家里的农活,比如:除草、放羊、收庄家等,娱乐活动类似于“闰土”,捉麻雀、青蛙,逮知了等等。懵懂的我在学习上并没有太过于用心,总体讲,数学成绩还行,语文基本只能是个及格分,五年级之前,一次三好学生都没得过。六年级的时候,校长是数学老师,通过参加全乡竞赛,才以数学第一的成绩,拉开了我还是一个可以学习的娃的序幕。进入初中后,可能是因为数学成绩好,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学习成绩从初一的年级100多名到初三的年级第三名。初三,我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物理得了全国二等奖,也因为这个奖,才使我拥有了博迪的敲门砖。当然,因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农村乡镇的第三名,放在城市里,可能都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

初识博迪

有时候,相识就是一种缘分。

认识博迪,也是我2001年(初三)因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来西安参加“五大名校”招录考试,最后一天考完在西北大学门口时,碰到了高一年级的学姐在为学校招生,有幸成为母校招生对象中的一员。为什么称之为“有幸”,是因为母校成立时间还不长,为了优化生源,选择招录一部分有一定学科特长的学生。2001年,是一个几乎没有手机、大街上到处是磁卡式公用电话、人们出行靠地图的年代。考完第二天,在西安一位亲戚的帮助下,我和母亲去博迪学校参观。虽然学校位置有点偏僻,周边也是庄稼地,但初入校门,我就被花园式的学校吸引了,接待的老师带我参加了学生教室、阶梯教室、住宿宿舍、游泳馆等,我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语,可能用“土包子进城”形容也不为过。我的竞赛成绩是二等奖,还需交纳部分费用,但这也比在县城读书花费的多的多。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也是一笔

不小的费用,但家人商量后,毅然决定送我去博迪就读高中。而我,也从乡间少年,步入城市,开启了快速成长、迅速进步的新时期。

博迪生活

博迪的生活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但时常还会想起母校、恩师、同学。博迪在教书育人像第二位母亲一样,呵护我成长三年;恩师,亦是益友,除了传授知识,授道解惑,更多的是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的人生不在自卑,充满自信与阳光;同学亦是朋友,亲如兄弟姐妹,不在乎联系有多频繁,但只要一个电话、一个信息,都是暖人的声音和一种无以言语的舒适。博迪生活难忘的精彩时刻太多,我从母校、恩师、同学三个方面怀念一下。

一、忆博迪,感谢母校,无悔的选择 — —一流硬件设施、一流教学资源、一流教学理念。

2001年,我有幸成为博迪高中的一名新生,而博迪学校也在同年9月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在2001年,受当时经济水平影响,西安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一般,但是博迪中学在当时却遥遥领先,是一座花园式绿色学校。学校占地200余亩,集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于一体,拥有采光科学的教学楼、适宜教学的实验楼、图书馆、游泳馆,4人住宿楼,科学搭配膳食的餐厅……印象中的博迪,每一个硬件设施都与办学理念相结合,让每一名住校学生都能体验到家的温暖。

新生入学季在金秋9月,这也是博迪校园百花盛开的季节,相信来博迪参观之后的每一名学生,都想留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阶梯教室,也是当时我入学因受雨水天气影响召开开学典礼的地方,在2013年博迪学校20年校庆时,有幸再次去过一次,景类似,但人却已不再少年。回顾校园生活,重走学习路。

教学楼。记忆中的教学楼在进入学校大门后的左侧,醒目的标识,与实验楼、阶梯教室等连在一起,与图书馆相对坐落于主干道两侧。从高一五班开始,单人单桌,班里40余人,课桌桌面是可以上翻的,座位每两周调整一次,确保学生学习的“公平性”。教室里配置有投影、纯净水饮水机等设施,在当时已经走在全市前列。博迪三年,待在教学楼的时间是最长的,有欢声笑语,但更多的是大家埋头奋笔疾书、刻苦学习,这也是我们自我加压、提高的时刻。印象中,音乐课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带给人心灵的洗涤。

宿舍。高中三年,也只搬过一次宿舍。四人间宿舍,床铺、被子、床单等都是学校提供,而且配置有生活老师,指导学生快速学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宿舍最有意思的是夜聊以及收音机,带给学习外的快乐。

餐厅。博迪的正餐四菜一汤,教学期间还有加餐,一天共六餐,留给学生无限美好,在成长阶段的科学营养搭配,饭菜味道是非常好的,让学生能更好成长。在之前老餐厅二楼,每天还有一名同学可以帮助生活老师分餐,确保良好的就餐秩序,培养同学文明就餐习惯。

游泳馆。这也是学校一处高大尚的地方。以前的我,和其他淘气孩子一样,都喜欢玩水,在离家5公里的地方有池塘,也会经常偷偷和小伙伴步行去玩耍,这也没有挨家人打。学校的游泳馆夏季对学生免费开放,我是一个旱鸭子,在和体育老师学习了几个动作后,就想像其它会水的同学一样去游泳,水性很好的Z同学说,要想学的快,我带你深水区,我不敢下去,他就直接推我下去了,让我按老师教的动作来,没想到我一紧张,全给忘了,急的直呼“救命”,Z同学很快把我救上岸,对我很无语,这么好的机会,喝几口水就学会了,我给白白浪费了。也许是我这个人怕“死”,三年学游泳,也就学会了“狗刨”、 “蝶泳” “自由泳”,当然也只是一个半吊子。

操场。这也是我们三年的体育锻炼的地方。学校操场有几个区域。教学楼后的小环形圈:早晨,五班的同学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坚持跑两圈(约1000米),一直坚持到高考前两天,杨老师说,只有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学习好。

篮球场:还有同学记得夏天40℃高温时,同学们5点起来去操场打篮球的场景吗?还有,冬季的灯光篮球场也是活动的重要场地。环形跑道:当时的跑道还是煤渣路,也是大家体育课最难熬的地方,因为要跑好多圈。环校园路,这是学校最大的路,也是跑长跑的道路和大家散步、观景的路途。

另一半绿化空地。学校的绿植全是自己培育,因当时学校人数少,建筑也少,一半校园全部是绿植和花海。为什么要提这个绿地,因为我记得一个周末,大约有10名男同学带着毯子之类的去树林乘凉、看书、娱乐,但我印象中,大家带过去好几个毯子做地垫,应该是没有带回来的,这也是我内心一直内疚的一件事。

二、谢恩师,无比思念,最美好祝福送老师 — —传道解惑、真心育人、桃李满天下。

可能大家最有印象的还是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杨志可。杨老师和蔼又严厉,严谨又严格,对每一名学生一视同仁,尽全力把每一名学生教导成才、学业有成。开学第一天,杨老师给同学和家长开了一个短会,后面多次也给大家讲道,在这个校园,我们和其他班学生不一样,我们能比的只有学习成绩,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你努力后获得的最大成绩。高一的一次晚自习,可能也是大家都熟悉了,晚上大家都在自习课聊天,学习的人很少,这应该也是杨老师三年来最严厉的一次,批评的很严厉,讲了有近1个小时,不过后来大家基本上都改正了。除了教书育人,杨老师也喜欢和同学玩在一起,老师的乒乓球技也是非常好的。一次考完试后,同学们在玩乒乓球,杨老师走过来也一并加入,当时G同学问老师他的数学成绩,老师一笑,100分,也是在不知不学中, “老大”这个称呼就诞生了。有很多话想写,但却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军校毕业后,单独去看望过杨老师一次,可能这也是大学生涯一直的期望,当然,现在也想和同学们能有机会共同多回学校看看,也多看望老师。

语文老师刘定馥,给我的感觉像“大家闺秀”,超级有涵养,懂的特别多。刘老师授课精彩,多式多样,能把好多男生不爱学习的语文变成了一门可以提升境界的学科。最有印象的有两件事,一是一次大雪天,校园被白雪皑皑覆盖,刘老师为了让学生彻底了解“雪”一类作文,把课堂搬到了操场,带同学们沿环校路走了半个校园,最后也给同学留了“打雪仗”的时间。二是一次考试作文题,给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大学生为了营救一只丹顶鹤而牺牲”的题材,全班只有我作文36分,刚及格,因为思路狭隘跑偏,课后刘老师专门从人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上给我讲了一课,让我理解生命的真谛,能够在学习中准确把握各类题材。

英文老师周立。周老师的着装很时尚,后来才知道老师去过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但老师却从没说过中国的不是,只是用流利的英语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我一口中国式英语,听力不行,进入高二后,一次考试居然只有51分(满分150),班里的X同学超爱国,从不学习英文,都考了49分。周老师也是单独和我谈了好久,认真分析我个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科学方法,我也把这个“51分”贴在桌子上,时刻警醒我,提醒我要努力,最终高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感谢高中三年的每一位老师,高一年轻美丽的地理老师,课堂气氛最活跃;化学张老师,典型的陕北口音,但却又带出了好几个全国奥赛一等奖;物理程老师,也是把我从物理混淆的概念和错乱的思维中纠正过来,重新感受物理学的魅力;体育男老师和女老师,一个乒乓球打的超级好,一个教游泳动作规范;还在政治老师……

三、同学情,好朋友 — —有知音、有挚友、有兄弟。

有几个插班生后,班里最多时有42人,当然还是一并留宿三年的同学情更重一些。现在,忙于家庭、工作,我常联系的也只有10多人,但是却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因为有一名超级厉害的同学,我也很自豪。

同学里,F同学可能提的最多,因为他有一个超级光环, “状元”,从古到今,状元郎都是很也不得的事。高中时期,F同学的成绩就很好,关键是也很稳定,不会忽上忽下。在班里也热心助人,我也多次受其帮助,在学习上,生活中。有一次,他在全校做了一篇“无悔青春”(有待核准)的演讲,语气抑扬顿挫,有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感觉,在那一刻,我深深的体会到人不服人,真的不行。

和我一个宿舍三年的3人:T同学,西安本地人,超级聪明,一直给我一种“孤傲”的感觉(可能是我太笨的缘故吧),总是在宿舍里教会我衣服有品牌,火爆的歌曲有“双节棍”等等,让农村的我不再“无知”。W同学,他最大的特点是永远不变的打了啫喱水的发型和平整的床单,夸张点,高中经常和他一起,我都有点“洁癖”症了。M同学,超级聪明,数学天才,也可能正因为是天才,他的思想总是天马行空,但也总能带给人快乐。L同学,从高一喊着就要考军校,高考时却没报,导致我却成了全班唯一一个参军人。大家都叫他“粗人”,但是L同学却是个细心人,因为家在同一个方向,我俩长假时,从同一个方向走,一次因为修路,我俩在泥泞的道路上走了有近两小时。W同学和我一起在南京,他在南理工,我在解放军理工,受部队严格管理,我也仅去过他学校两回。高中的时候,他的鼻

音很重,讨论问题时,很较真,也可能正是这个较真的性格,造就了他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Z同学,我的同桌,每日都在奋笔疾书,感觉他是全班最刻苦学习的,看到他学习,也能鼓励我“该认真学习了”!最惊讶的是他居然改名字了,从大学问到现在,见了面还是想称呼他为“阿泽”。而阿泽最好的伙伴应该是阿浩,他俩也是同一个地方,初中好像就在一起的。B同学,高中时经常打乒乓球,也经常一起溜操场,后期为西成高铁做了大贡献,我部队移防四川后,一坐高铁就会想起他。两个L同学,亲兄弟,可是一点都不像,一个胖点,正常个,一个瘦,个子高。L同学,也是数学天才,思维能力超级好,综合成绩也很棒。他的名字难写难辨识,一般人都会把他的名字叫成三个字,后来慢慢的他自己也习惯了别人称呼他三个字。高中时,他跟在别人后面起哄谁和谁谈对象,当听到他和D同学结婚时,我惊讶了好一阵。每一名同学,每一张笑脸,其他同学的事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班里有“七朵金花”,也是高中三年班里的靓丽风景,感谢你们……

军旅生涯

从军行,用无悔青春践行誓言。高中毕业填报志愿的一天,大家都在忙着分析哪所学校好,而我受军校表哥影响,考虑家庭经济因素,毅然报考了军校,但也是报技术类,想当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第四军医大学体检时,碰到了H同学,M同学,他们是国防生,当时非常希望班里也有人和我一起参军入伍。面试时,招录军官问我为什么要报考军校,年轻的我说,“我就喜欢军人的浩然正气,愿意从军入伍,保家卫国”。也正是这一句话,我用14年青春去践行。军旅生涯,我先后任排长、政治指导员、指挥室主任、军机关参谋,也随部队在江苏、福建、安徽、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驻训或演习,从军行,一身戎装听指挥,哪里需要哪里搬。

回归地方生活

2018年,经综合考虑,我转业回地方工作,做一名基层公务员,当好人民公仆。自古忠孝难两全,军旅生涯,亏欠最多在就是家庭,特别是小家庭。回来后,更多的是在工作之余陪陪爱人。现在我是灞桥区一名公务员,在市民中心为群众服务,工作平凡,但坚守初心,生活平淡,但贵在知足。

最后,再次感谢母校博迪,感谢高中三年默默付出的每一位老师,感谢每一位同学的真诚相伴,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万事如意。在30年校庆之际,预祝母校桃李天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母校博迪的明天更加辉煌!所有新时代的学子学业有成!

image

杨洋

西安博迪中学高2004届毕业生

2004-2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学员

2008-2018 任站长、政治指导员、指挥室主任、军机关参谋

2019年-至今 西安市灞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