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途径

2009-08-06

来源:西安博迪学校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多途径多形式的,是同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内训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方式,要搞好课内训练就要把握好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
  (一)课前备课。口语交际课的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认真备课,为口语交际课的话题做好准备,让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如游戏、课本戏剧、参观等,或制作一些教学工具,如激发学生兴趣的图片、动画、课件等。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所以学生的课前准备往往还是需要教师的安排和指导的,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先安排一些作业,让学生熟悉口语交际内容。例如,交流的是一些有关家庭生活的情况,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了解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职业、兴趣爱好、性格等。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有了想表达的内容,想交流的愿望,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课堂教学
  1、实现多层次互动。多层次互动交际就是要打破老师说学生听或学生说老师听的单方面模式,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
  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反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自主思维。有了自主思维才能有自己的言语活动。
生生互动,即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模式是十分有效的。首先,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引导学生“敢说”,因为生生交流呈现的是一个相对平等轻松的交流氛围。其次,生生交流模式中有竞争与合作,学生从竞争、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提速的能力。没有课堂上的合作,学生很难适应社会中的竞争性要求。再次,课堂中积极交流的良好气氛同时对一些胆小、信心不足的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和促进。
  群体互动是一种学生扩大口语交际面的好方法,可以是学生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的大讨论。群体间的互动对学生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分子,在群体中可以培养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态度及参与意识和交往能力。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1)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向民主、宽容,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在可能;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用或少用批评;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2)要处理好学生间的关系。要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冷言冷语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最后连一丝勇气都要丧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3)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的课堂评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注意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时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交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类的口语交际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不仅仅是给学生打一个分数,而要注重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
其次,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设置于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在学生承担有交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的情况下考查评价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再次,教师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因为口语交际课讲究的是师生互动,所以评价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评价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训练的重点和要求,规范学生的口语交际,而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
课外训练的途径不可忽视
  1.在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训练不应仅狭隘地理解为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在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同样可以进行训练。如利用教材内容、插图、课堂发言等机会,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开展课件训练等。
  2.在学校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也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很多机会。例如,学校开展的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课本剧的表演活动等;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进行训练的好机会。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十分乐意谈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起到了交流信息、训练说话的作用。在活动课时,可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讲故事,从中练习说话。
  3.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中学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同样可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师生在课堂上的相互问答、讨论问题、提问、谈话等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理科教学中师生间对某些题目的探讨、对某些习题解法的交流、老师的提问、学生的质疑、同学间的讨论甚至争辩都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人文学科的教学更是不用说。对历史问题的探讨,对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交流,对地理、旅游、环保等问题的关注及探讨等,不但能激发学生思维、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人类,而且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社会教育更是口语交际的大课堂,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交际资源。让口语交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各行各业的口语特征,还可以安排学生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也可以进行一些有主题的社会调查。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课需要教师不断探讨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形式,创造性地寻求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切实搞好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西安博迪中学  高东)
  注:此文参加第九届《教师报》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并发表在《教师报》2007年7月25日第15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