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
在最美的秋天,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为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西安博迪小学高语组青年教师研讨课拉开帷幕。
探历史之镜 品家国情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五年级老师深研教学目标,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深入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殷老师通过昔日辉煌美景的想象,激发孩子们对于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民族瑰宝的赞美。话锋转处,“被毁”内容的想象唤起了孩子心中的爱国情、民族恨,最终通过对比、练习说话、写话,孩子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不得不说,课堂的精彩归功于孩子丰富的想象。
这是一节充满浓浓语文味道,浸润深深爱国情怀的语文课。闫老师将爱与恨、圆明园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怀。
付老师通过巧妙的导课,瞬间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以读促悟,贯穿始终,课堂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补充资料并不断发问学生的感受,通过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后的断壁残垣产生强烈对比,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体会历史的厚重感。焚烧圆明园的那把火,点燃了同学们心中的悲愤,也点燃了同学们炙热的爱国之心。
郝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了以读促思、迸发情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以情为线,以读为轴,把多种阅读形式交替使用,以读引思,以读悟法,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感悟和积累。
拨“口语”之弦 享“交际”之乐
“语言是一门艺术,说话是一种技巧。”六年级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课前深入研讨,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老师教什么、如何教为教学路径。同课异构,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
扎根教材,妙语发“声”。孙老师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掌握交际要点。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张弛有度,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学会了与人交流的技巧,提升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岳老师从实际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梳理总结,组织语言,归纳方法!然后运用方法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实际功能,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课堂由扶到放,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及时点评,师生配合默契!
王老师从实际情景出发,课堂上能够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初步掌握了说服别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对如何获得别人的支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查老师能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索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通过此次活动,让教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扎实教研,潜心备课,勇于实践,以匠心致初心。在语文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定会深耕细研踏歌行,共谱教研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