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阳光温馨恬静,看天际云卷云舒;携一颗初心,探数学教学的曲径通幽。在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里,在才思轻扬的数学课堂中,让我们共赏数学之美,共探数学之妙,共品数学之魂,共追数学之旅。
为深入推进新课程的落地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数学组开展了组内教学研讨活动。
数学好玩 乐在其中
数独,被称为“聪明人的游戏”。石老师带领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跟随海底探险队,一起闯关挑战。孩子们沉浸在推理尝试中,一次次向难题发起挑战,一次次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思考与探索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武老师以“测量”为主线,链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生说一说、量一量、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获取关于“毫米”和“分米”直观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掌握长度单位及进率。
张老师从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出发,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运动中发现数学真理。
"同课"风采异 "异构"智慧同
对教师而言,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各显其能,采用不同构思,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呈现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高效课堂。教学同中求异,引发了听课者的思考,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课堂吧!
四年级组《用字母表示数》
刘老师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经历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体会符号化的思想,从具体走向一般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层层递进的教学,使学生对数的认识完成了算术到代数的转变。
胡老师通过让学生从课题中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整节课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循循善诱,步步引导”,杨老师在这一课中紧贴课本设计,遵循大纲中的教育理念,始终让学生带着“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带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什么?”这样的疑问,在合作中不断探究,最终释疑。
五年级组《体积与容积》
成老师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实验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魅力。通过延伸活动与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学习,从而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王老师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并进行实验验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操作、实践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穷尽数理 自得其意
六年级《比例的认识》一课。张老师从旧知入手,巧妙利用“怎样的两张图片相像?”在观察,对比,思索中逐步实现了对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同时,引导学生经历了配制蜂蜜水情景的自主探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比例的意义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种子,使学生的数学素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研讨,一次精彩思维的碰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此次公开课,青年教师不仅获得了极大进步,提高了教学能力,还为所有组内教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国,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正是一年春好时,踔厉奋发起新程。”行走在2023年的春天里,数学组携手相伴,一路收获,一路芬芳。